骨质疏松治疗药真的有效吗,国内和国外的治疗区别
「骨质疏松」虽然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但还是有非常多盲区。比如很多朋友问【医有我伴】,骨质疏松除了补钙,还能做点啥?当然,更多人是要么意识不到,要么觉得不用管。
「骨质疏松」虽然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但还是有非常多盲区。比如很多朋友问【医有我伴】,骨质疏松除了补钙,还能做点啥?当然,更多人是要么意识不到,要么觉得不用管。
但您可能不知道,您的大脑深处——一个被称为**“松果体”**的微小器官,正在经历一场悄无声息的“沙化”过程 。这场变化带来的,可能不仅仅是失眠,更是您的骨头变脆、血管变硬等一系列健康危机的起点!
为什么有人骨质疏松,很认真地吃钙片、补钙没用?他形象地说,骨骼健康不仅关乎于钙的摄入是否充足,还受身体里两个“施工队”的影响。它们分别是“拆迁队”——破骨细胞,负责分解陈旧老化的骨组织;“建筑队”——成骨细胞 ,负责建造全新的骨组织。
10月15—18日,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CSOBMR)主办,山东省医学会承办的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学术会议在山东青岛召开。本次会议以“健康体重、强健骨骼”为主旨,以“唯实创新”为特色,聚焦我国老龄化背景下骨质疏松
男性也会经历“更年期”。这不是一句玩笑话,而是临床上确有其事的生理现象。很多男士在四五十岁后,开始出现持续疲乏、情绪低落、睡眠紊乱、性欲减退、记忆力下降等一系列变化,不明以为只是“老了”“累了”或“心病”。
面对家人的调侃,李阿姨自己也有些不安,甚至在深夜刷手机时,看到“浑身疼痛是癌症信号”的说法后,心里越发紧张。
很多中老年朋友被骨质疏松困扰,走路发飘、关节疼。从中医“药食同源”角度看,西兰花是健骨好食材。今天分享3道中医理念支持的家常菜,补钙健骨,吃着还香,中老年朋友可以常做~
反而,腿抽筋、骨密度下降的事也没少遇到。作为一名骨科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遇到这些问题早就不稀奇。可关键是,很多人压根不知道,钙片吃对时间,比吃多少都重要。
医生指出,磷同钙一样,都是构成骨骼的核心矿物质,也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一旦缺乏磷,骨骼同样会变得脆弱。这种协同关系体现在一个关键的生理机制上——钙磷平衡,当血液中的钙磷比值是1-1.5时,可以促进钙的吸收。但当人们过多地摄入含磷食物时,钙磷平衡被打破。此时,磷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数逐年增多,退行性疾病也高发,其中骨质疏松问题日益突出。
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我国骨质疏松患者人数已居世界首位,这种被很多人误认为是“衰老自然现象”的疾病,正以诊断率低、治疗率低、长期药物治疗依从性低特征,成为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隐形杀手”。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近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风湿病科以“强肌健骨,守护骨骼健康”为主题,融合线上科普传播与线下义诊服务,开展了一场聚焦骨质疏松疾病的健康公益活动。此次活动是“10·20世界骨质疏松日”的延伸,进一步提升了公众对骨质疏松的认知水平,帮助大众掌握科学的预防方法与养
2025年10月29日,川观新闻特邀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专家,做客“顶流医“声”直播间,围绕骨质疏松的 “早期信号识别”“高危人群筛查”“科学饮食与运动建议”“规范治疗与日常防护” 等核心话题展开讲解,为老年人健康“骨”劲。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代谢病科副主任医师魏婧:骨质疏松的中期与后期症状,通常是逐步显现的。即便在疾病早期没有疼痛表现,部分患者也会出现一些易被忽略的症状,具体可分为三类:
近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风湿病科以“强肌健骨,守护骨骼健康”为主题,融合线上科普传播与线下义诊服务,开展了一场聚焦骨质疏松疾病的健康公益活动。此次活动是“10·20世界骨质疏松日”的延伸,进一步提升了公众对骨质疏松的认知水平,帮助大众掌握科学的预防方法与养
2025年10月20日是第29个“世界骨松日”,为提高公众对骨质疏松症的认知,降低“骨骼隐形杀手”的危害,10月20日,我院内分泌与代谢病诊治中心骨质疏松学组在中心主任温滨红的带领下,开展了主题为“健康体重、强骨健身”大型义诊活动,共惠及患者207人。
声明: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喜欢用醋,做菜放,凉拌也放,所有人都觉得以后不得了,觉得会研究出什么新吃法,可是谁知道呢,醋只是个调味品啊。很多人都认为醋对身体好,多喝醋对身体好,这是真的嘛,是不是真的喝醋越多,身体越棒,大家都在想,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长期食用醋会导致骨质疏松嘛。
这个阶段,身体的各项系统变得更加脆弱,很多疾病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一旦表现出来,往往已经很严重。以下几个健康细节,哪怕自觉身体状态良好,也务必要引起重视。